IMG_20200608_162002

「正向教養」這句話是從阿德勒醫師的心理學延伸而來,強調的是不打、不罵、不威脅、不利誘的教育法則

但是你知道嗎?在做正向教養前須要建立寶寶的安全依附關係(也就是安全感的建立)

安全依附關係不僅僅影響寶寶好不好帶、更甚至長大會影響他們的個性與感情觀

而依附關係建立則是來自於父母對於小朋友的需求是怎麼反應的

 

| 認識四種依附類型

image

(圖片來源: 親密之旅-​深度會談

在認識安全依附關係如何建立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依附關係的四種型態

包含:

 安全型依附關係

  一個安全型依附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,當主要照顧者(通常是媽媽/爸爸)在身邊的時候可以自由地探索環境,和陌生人互動,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可能會難過哭泣,但不會傷心太久,依舊會願意去探索環境。而主要照顧者回來時,小孩會很快地靠近照顧者尋求安撫。

安全依附型的人格自我意識較明確,也具備表達自我需求的能力。長大後的寶寶比較獨立、勇於嘗試、活潑 。

 逃避型依附關係

此類型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會迴避和忽視主要照顧者的存在,在照顧者離開或回來不表現出情緒。照顧者在時不去注意;照顧者離去亦顯不出緊張痛苦;照顧者去而復返非但不表高興,反而迴避或很慢才向前迎接;陌生人出現時無特殊反應。小孩不會去探索環境不管誰在那裡。小孩面對對待陌生人和照顧者是一樣的。不管誰在這個環境,也沒有太多的憤怒。逃避型小孩的母親/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沒耐心、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、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。

逃避依附型的寶寶可能會對世界(對人)感覺到冷漠(人際關係不佳)、遇到事情容易有表現出退縮、缺乏動機等狀況

 焦慮型依附關係

  此類型的小孩即使當主要照顧者就在身旁時,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。當照顧者離開時,小孩會非常的沮喪;當照顧者回到身旁時,小孩又變得很矛盾,明明想跟照顧者保持親近卻充滿憤怒,當照顧者開始注意他時又會想要反抗。

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此類型的嬰兒的母親/主要照顧者特性為:照顧能力差、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、不一致的行為。

焦慮依附型的寶寶可能會因為不安全感而導致佔有慾、控制欲比較強

 混亂型依附關係

此類型的小孩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。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反抗或迴避。小孩經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。因為人際互動是不穩定的,所以導致孩子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。面對照顧者,一般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我,如同一面完整的鏡子,而混亂型依附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己,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看見自己。

混亂依附型的寶寶因為某種恐懼而產生逃避的情緒,在處理事情上可能會比較難以走出,面對重大創傷或壓力時可能會有比較極端的反應

依附理論不只適用於寶寶,同時也適用於我們每個人,你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哪種安全依附關係嗎?

新生兒在約7個月時會開始對特定對象(主要照顧者)產生依附表現(選擇性依附階段),到了9.10個月時除了主要照顧者外,也會對次要照顧者(如爸爸、祖父母、保母等)產生依附現象(多重依附時期)

因此,以前說:「小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」這句話是錯的。寶寶雖然還小,但他的感受是最直接的

 

| POWER五字訣建立寶寶安全感

那麼要怎麼可以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呢?

黃瑽寧醫師有提出POWER五字訣

 P (Positive Thinking) 正面思考

正向思考是指爸媽要正向思考

每當孩子會有不同需求或做錯事情時,我們總會忍不住去警告他們:你不要再幹嘛幹嘛、你如果繼續____就去罰站、你再哭就出去、你應該怎樣怎樣,甚至會出現你再吵就打你等等

但寶寶們其實只是想表達他的需求,我們發脾氣前請想著:他們不是故意的

然而,我們生氣也是有原因的,我們也要試著理解我們的情緒

然後跟孩子一起去解決困境、面對問題。請記得彼此不是敵人,而是站在同一陣線的隊友

最後幫助自己走出情緒,在自己真的很生氣很生氣或是很沮喪的時候,請饒過自己吧!給自己跟小孩一點空間與時間好好冷靜,有後援的請求支援;沒後援的話就跟孩子說讓我們兩個冷靜,然後彼此可以在同一空間內但保持距離(桃媽的距離就是嬰兒床與大床)

情境一:當桃桃盧小小要吃餅乾但等等是吃飯時間時

首先會跟她好好溝通:等等是吃飯時間,我們不能吃餅乾,吃完飯就會給妳餅乾

如果溝通無效她還是很堅持想要餅乾的時候,我會帶著她遠離餅乾,找其他事情給她做(出去散步等等)

 O (Do one thing at a time) 抓大放小

抓大放小是指一次只處理一件或兩件比較嚴重的事情,不要一次念很多很多事情

試想,我們自己一直被長輩碎碎念是不是也會很不爽呢?

寶寶們也是一樣的

 W (Weedle) 好好說話;溫言軟語

我們希望寶寶們都可以很有禮貌

請、謝謝、對不起要常掛嘴邊

但大人自己怎麼跟小孩說話的呢?

是不是都是:給我過來!給我做好吃飯!等等

也有假的請求句 ex: 請你不要再跳了、請你閉嘴 ((這個本意還是命令句

尤其是對不起,我們是不是很少跟寶寶說對不起這三個字呢?

但人非完人,總會有做錯事情的時候,如果是自己的錯不論對象是誰,就該認錯

對不起這三個字並沒有很難說出口

 E (Embrace) 擁抱

擁抱對於寶寶不只可以增加安全感,對身體發展也是很好的

在瑪麗·愛因斯沃斯(Mary Dinsmore Salter Ainsworth )的研究當中,常常被擁抱的孩子,他們瘩安全依附感是遠高過其他孩子的

因此,趁著寶寶還願意給抱的時候就多抱抱他們吧!

 R (Response) 回應

當寶寶向我們表達出意見時,我們應該要馬上給他回應多跟他們交流互動

讓寶寶知道他們是被在乎的,尤其現在很多3C科技冷漠

明明寶寶有很多情緒想法想跟爸爸媽媽分享

但爸媽眼睛就盯著手機平板,寶寶會覺得手機、平板才是爸媽的小孩

漸漸的彼此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

如果要看更完整安全感影片可以看 Dollbao x 黃瑽寧醫師 的直播

 

在教養的路上,不只寶寶需要學習

身為家長的我們也需要學習

教養,並不會一蹴而就

而是透過每次的經驗累積,我們與寶寶一起成長

育兒沒有捷徑,只能靠一點一滴的累積

讓我們一起努力吧!

 

 

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請幫粉絲專頁按個讚 

 歡迎來粉專找桃桃玩 

arrow
arrow

    桃桃的奇幻旅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